世人常说岁月从不败美人,到了国际妇女节这天,这种美好的祝福尤甚。
从遥远的《诗经》,到浩瀚的诗词歌赋,可以用来赞美女人的诗句俯首即是,甚至脱口而出。
她可以是盛唐贵妃,美得倾国倾城,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,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”
她可以是薄命才女,美得风流别致,“娴静似娇花照水,行动如弱柳扶风。心较比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。”
她还可以是邻家少女,美得恰到好处,“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;著粉则太白,施朱则太赤。”
这些美好而浪漫的诗句,令我辈望尘莫及,不是遇不上如此倾城色,就是没有如此深厚笔力。
可这无需沮丧,因为妇女节设立的真正意义,不是歌咏美貌气质,而是尊重女性权利与地位,纪念各国妇女百余年来争取和平、平等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与成就。
这些诗句虽然唯诗意美,但还是站在男性视角上对女人的审视,聚焦于外在,缺少灵魂观照。
美人在骨不在皮,也不是说骨相,而是根植于内心的风骨,精神自由独立,人格完整和谐。
而在“十四藏六亲,悬知犹未嫁。十五泣春风,背面秋千下”的封建社会,女子纵使命不由己,也已有了她们的朦胧表达。
值此妇女节,愿我们用她者的视角走进她们的生命,听一听她们自己发出的呐喊。
1
不是爱风尘,似被前缘误。花落花开自有时,总赖东君主。
去也终须去,住也如何住!若得山花插满头,莫问奴归处。
—宋·严蕊《卜算子·不是爱风尘》
南宋第一歌姬严蕊,因为美貌身陷囹圄,也因风骨流芳千古。
严蕊自幼父亲早亡,因养父无德利益熏心,从小培养乐礼诗书,十四五岁就被卖入台州乐籍。
本就容貌出众,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严蕊很快便占尽风流,词人周密曾盛赞“色艺冠一时。”
众人慕名而至,严蕊独与台州太守唐仲友惺惺相惜,一个敬重君子之风,一个视为女中秀才。
本来是志同道合的一段佳话,但却无端卷入唐仲友与朱熹的理学争斗风波,严蕊被捕入狱。
罪名无外乎有伤风化,朱熹认定二人必定有染,对严蕊严刑拷打,希望能落实唐仲友的罪名。
可无中生有的事情严蕊怎会承认,不管是遍体鳞伤受尽酷刑,还是假意劝诱,严蕊宁死不屈。
身为乐籍,身份虽低贱可此心绝不低贱,她怎会为了苟活而诬陷他人声誉,尤其乃敬重之人。
于是这场冤案闹得沸沸扬扬,惊动了朝堂,最终宋孝宗以“秀才争闲气”为定论让闹剧停止。
之后朱熹改任他处,岳飞的三子岳霖任重审冤案,询问严蕊诉求,这曲《卜算子》正是答复。
寥寥数语,有误入风尘的自辩,有命不由己的无奈,更有对脱离乐籍而重返自由的无限渴望。
花落花开自有时,总赖东君主。这不只是严蕊的命运写照,更是封建社会无数女子的缩影。
最终严蕊所求,是不被风尘误的清白,是山花插满头的自在,是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的自由。
2
土花能白又能红,晚节犹能爱此工。
宁可抱香枝上老,不随黄叶舞秋风。
—宋·朱淑真《黄花》
爱做断肠词的南宋才女朱淑真,也自有美人风骨,这首咏菊诗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南宋郑思肖的“宁可枝头抱香死,何曾吹落北风中”,即借鉴此诗,来表达崇高的民族气节。
当下风靡一时的《甄嬛传》,也是借用这句诗,来阐释大家闺秀沈眉庄的形象定位和婚恋观。
这何尝不是朱淑真的婚恋观和对自我命运的解读,宁缺毋滥,绝不在无爱的婚姻里画地为牢。
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在彼时没有婚姻自主权的社会,朱淑真最初只能嫁给父母选好的男人。
可当她发现遇人不淑、所嫁非人之后,以一首《断肠谜》与这整日花天酒地的男人勇敢决裂。离婚后朱淑真的命运众说纷纭无从考证,有人说她另寻所爱,有人说她投湖自尽,抑郁而亡。
不管哪种,都无法掩盖她逃离不美满婚姻的耀眼光芒,那份孤勇即使在当下有人也望尘莫及。
此诗把菊花写得很朴素,没有浓香直冲云天,也无色泽光彩照人,它只是能白能红的土花。
可饶是如此,它也有自己的坚守,不学黄叶任由西风扫而零落成泥碾作尘,宁要抱香枝上老。
最终虽然都要走向枯萎,可坚守住了自己的风骨,敢爱敢恨,就不枉走这轰轰烈烈的一场。
朱淑真就如这枝头傲立的菊花,看似寻常,却活出了女人最美的模样,不在皮相,而在风骨。
3
暗淡轻黄体性柔,情疏迹远只香留。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
梅定妒,菊应羞,画阑开处冠中秋。骚人可煞无情思,何事当年不见收。
—宋·李清照《鹧鸪天·桂花》
世人常将朱淑真与李清照齐名,但在此笺心里,古代女子无人能与易安比肩。
不管是书香门第的原生家庭、琴瑟和鸣的夫妻情深,还是独树一帜的易安体、与夫君赵明诚相互协作的《金石录》,近乎完美的人生配置直到今天也少有人能及。
作为一个女人,她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活出了最好的自己。她嗜酒也爱诗,宜家也爱国。
岁月静好时,她是误入藕花深处的多情女子;国破家亡后,她要风休住,蓬舟吹取三山去。
她进可穿越兵荒马乱而独自押运15车古籍器物抵达江宁,退可枕上诗书闲处好而直至暮年。
她自称人比黄花瘦,可内心却有高情远致,气度非凡。这首歌咏桂花之词,正是最好的解读。
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易安认为桂花乃百花之首,但不是凭借耀眼迷人的色泽。
桂花的艳冠群芳,在于内在之美,美在长于深山却清香淡远,美在貌不出众却雅致高洁。
这种美好,是桂花不以无人而不芳,君子不以无信而改德易行,乃古人最为看重的精神品质。
在易安心里,就连世人最爱的梅花与菊花,见了桂花如此风姿,都要自惭形秽,相形见绌。
她甚至为桂花抱屈,认为屈原未将其列入香草美人的比德意象里,是情思不足,乃人间憾事。
如此结语,一如李清照在《词论》中批评苏轼不懂音律,柳永词语尘下,见解独特又犀利。
这样不拘一格的非凡女子,自是花中第一流,也是巾帼不让须眉,这才是岁月从不败美人。
4
栽植恩深雨露同,一丛浅淡一丛浓。
平生不借春光力,几度开来斗晚风?
—近现代·秋瑾《秋海棠》
同样巾帼不让须眉的杰出女性,还有鉴湖女侠秋瑾。
她出身名门,21岁嫁与富豪,29岁不顾家人反对留学日本,32岁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。
一腔热血勤珍重,洒去犹能化碧涛。她30岁写下的豪情,终究用毕生的鲜血来书写与践行。
她不只投身辛亥革命,还大力推动妇女解放,创办的《中国女报》成为妇女寻求平等的明灯。
这首《秋海棠》,也是秋瑾独立精神的写照,不需要借助春天的阳光雨露,依然可以怒放。
同样是写秋日花开,要知道怀才不遇的贺铸还在哀叹,“当年不肯嫁春风,无端却被秋风误。”
可秋瑾不仅不怨恨没有春光相助,还要在秋风中不断对抗成长,迎来一次又一次的生命怒放。
如此坚韧不拔又独立清醒的战斗精神,秋瑾贯穿了自己生命的始终,这才是真正的美人风骨。
在当今社会,秋瑾渴望看到的人间盛世与妇女解放,正朝着如卿所愿的方向继续蓬勃发展。
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不同的人生赛道绽放光彩,希望每一个她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,平等相待。
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愿你翻山越岭而来,不只要成为自己,更要勿忘初心。
记住曾经遥远的呐喊,继续发出自己的声音,这才是这个节日的意义所在。